close

劉必榮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上周末訪問中東。歐巴馬上任之初接受阿拉伯電視台專訪時表示,願意對中東伸出友誼之手;希拉蕊訪問亞洲後,也立刻到了中東,凡此皆可看出美國對中東的重視。希拉蕊稱她這趟中東行為「積極外交」(aggressive diplomacy),積極外交加上她先前常提的「巧實力」(smart power),讓人對美國新一輪中東和平努力,似乎又燃起希望。

嚴格說,希拉蕊這時到中東,時機並不好。因為以色列正在籌組新政府,內唐亞胡最後端出的內閣名單,很可能還是中間偏右,這種內閣未必願意對巴勒斯坦做出妥協。巴勒斯坦方面,以色列去年底一場加薩戰爭,非但沒有摧毀哈瑪斯組織,反使其支持度升高,也增加它和法塔組織談判「團結政府」的籌碼,如今談判還在進行。在以巴政局都還沒穩定之前,中東和平不可能有任何進展。

但美國卻必須先布「局」,一般也看好歐巴馬政府的中東外交團隊。中東特使米契爾出身參議員,本身就是外交老手,曾成功調停北愛衝突,過去也曾就中東問題提出調查報告,立場公正;他還準備在中東成立辦公室,現場坐鎮。國家安全顧問瓊斯將軍是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兼歐洲美軍司令出身,以色列就歸歐洲司令部負責,他對約旦河西岸每個村落的安全情勢瞭若指掌。另外,白宮幕僚長艾曼紐,父親是猶太建國運動戰士,一般認為將來若由他說服以色列做出讓步,應該比較容易被接受。團隊中沒有阿拉伯裔或伊朗裔是個遺憾,但歐巴馬曾表示,還要往外找這方面的策士。果真如此,將來兩股人馬如何協調還有待觀察。但單以前面列出的陣容而言,一般反應還不錯。

現在「列陣」完畢,就該出牌了。希拉蕊周二在以色列表示,要派兩個官員到敘利亞進行初步對話。事實上,包括聯邦參院外委會主席柯瑞在內的國會議員訪問團,才剛剛從敘利亞訪問回來。這樣大張旗鼓的宣示,只在證實美國中東政策的戰略改變。

官員訪敘利亞有幾個觀察點。第一,兩人一是白宮官員、一是國務院官員,顯示歐巴馬和希拉蕊在這方面是協調的;第二,敘利亞在中東,無論地理、歷史、政治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推動中東和平不可或缺的角色。過去美國與敘利亞交惡,使敘利亞與伊朗結盟,今美對敘伸出友誼之手,自會造成中東情勢改變。但難是難在第三點,敘利亞不可能放棄對黎巴嫩的主導地位(2005年布希召回駐敘大使,就是因為敘國涉及謀刺黎國前總理哈里里),也不可能採取美式民主。這點雙方如何調整,還有待觀察。

歐巴馬對中東伸出友誼之手,另一個目標是伊朗。但希拉蕊在以色列表示對伊朗是否善意回應,她沒有信心。這也是兩人在民主黨內角逐提名時,一個重要的政策分歧。歐巴馬最近寫封密函給俄羅斯麥維德夫,表示如果俄國能幫助讓伊朗放棄核武,美國可以同意不在東歐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俄國目前反應冷淡。但這封密函是不是又代表什麼新的布局?美、俄、伊朗三角關係又如何牽動中東情勢,將是我們繼續觀察的重點。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系教授)

本文引自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S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