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曾有學者這麼說:「這個世紀的人類活動將是歷史上最特殊的現象,因為人類在過去從沒有像現在這麼的來往密切、相互影響著。」的確,我們每天都會面臨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資訊、商品甚至是文化。然而身處在這樣一個特別的年代,我們該如何去面對以及發展呢?這將是所有的人類需要共同意識的問題,尤其是我們這些社會上所稱的年輕人,更是無法逃脫這個趨勢。過去父執的長輩們,可以一輩子掌握著一樣資訊、一項技能或一種語言,就能夠在這世界上安身立命。但在資訊革命後的世紀,人類的資訊可以用更便捷方式在這世界上流動,任何人只要肯去攫取,就能迅速掌握著過去人類需要耗費一生才能得到的知識。所以我們常聽到有人危言聳聽的說著:「現在我們正將面對全球化的衝擊!」


 


        除此之外,我們也常聽見「國際化」這個詞語,尤其是師長在強迫我們學習外語的時候;偶爾也會從攤販或演講中得知此訊息,因為這關係到人們的利益與生活品質。但究竟什麼是「國際化」呢?它與「全球化」之間的關聯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先從前者來看,當我們說一件事物開始國際化時,這件事物可能再本質上發生一些變化,尤其是接觸管道上的變動;例如春捲開始國際化了以後,它可以用國際語言說明春捲的內容為何,可以在國際上各大食品量販店看到,可以融入國外的用餐習慣與文化等。更簡單的來說,國際化是一種管道,一種與世界接軌的方式,因為這世界有著幾乎共容的通路可以使我們與世界各地發生關連。國際化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工具,藉由工具的功能,我們可以世界上呈現自己的事物,並嘗試讓人接受與認同。


 


        然而一件事物開始全球化後,不一定就是國際化;但如果開始國際化了,它肯定是全球化的事物。相較於國際化,全球化是更有影響力且挾帶了大量混合物,就像土石流一般,這些混合物包括科技、文化、政治經濟等,其意圖就是讓世界不知不覺中受其影響而改變,並試圖讓這世界更為同質、更為平坦。我們可能聽過一本書叫做《世界是平的》,內容大致介紹產業若透過各種剷平世界的工具,將可以使貿易的障礙大為縮小,使商品邁向全球化而大發利市。然而全球化不只是在商業上大顯神威,在許多議題上也同樣發現全球化的存在;例如北極冰融在數十年前就有著警訊,但當時大家都認為這只是與北極接壤的國家才需注意,但現在這變成了一個全球的議題,人類從中發現自己的微小行為將影響世界氣候與地理的變動。簡而言之,全球化是所有人類都要面對的事物與議題。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其實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亦帶來的不少警訊與危機。當我們啜飲著香醇的咖啡時,背後的警訊是第三世界的農民正承受資本主義的剝削與壓迫,使我們不得不面對人權危機與勞資問題,更深入的是國際間的南北對立與貧富不均;同樣的,在台灣這個看似多元的環境中,其實也正面臨文化流失的隱憂,我們的文化教育高壓而鬆弛,亦常受到政治影響,更甚者是受到經濟趨勢影響,許多人寧可讓小孩在語言適齡學習英文而冷落本國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與思考,也漸漸受到美式風格的同化,使我們無法認清「文化」究竟與生活有何關係,許多台灣原有的文化也漸漸受到商業利益把持而漸漸喪失原有風貌。


 


        然而全球化的影響,並不能使我們更國際化,相反的我們只是在一個被同化的過程。國際化背後的涵義其實很簡明也很深奧,就是每一種事物應該藉由國際化的方式,與這世界交流並博取認同。因此,它能在許許多多全球化事物的衝擊下,依然能挺立不搖,保持原有價值。所以台灣上至教育下至產業,想要推行國際化其實並不難,就是把自己的東西用世界都能接受的方式推廣出去。只是,我們還有自己的東西嗎?或許我們最該思考的是這個問題。


 


 


前社長  黑奴 (蔡松伯)


2008/08/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S2008 的頭像
    GIS2008

    G.I.S.T.

    GIS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