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印度洋小島國馬爾地夫人民見證歷史時刻,國營電視台直播畫面中,自1978年領政至今的獨裁總統站在政敵身旁,正式承認在第二輪選舉中敗選。

這個在總統府的場景顯得特別又超現實,畢竟多年以來,總統加堯姆(Maumoon Abdul Gayoom)都準備運用權力壓制反對者與打擊異議,但這位71歲的領導人向全國民眾表示:「我接受人民意志決定,我承認敗選」;一旁則是現年41歲的在野陣營領袖納西德(Mohamed Nasheed),多年淪為政治犯後,他成為反對黨總統候選人,也成為馬國首度多位候選人競爭的總統大選勝利者。

這場會晤與和解氣氛同樣令人震撼,一方是加堯姆展現執政多年難得一見的尊嚴,另一方是象徵馬國改革運動的納西德,表示不會對付這位曾下令拷問與虐待他的領導人:「他會與我們同在,我不覺得應該發起獵巫行動或翻舊帳」。

獨裁國家舉辦民主選舉,執政黨還和平承認對手勝利,這種情況很罕見,也迥異於緬甸、辛巴威等國的經驗,相當值得慶祝一番,馬爾地夫過去的天堂形象終於成真,不只是在旅遊手冊中,也擴至政壇。

在此榮耀時刻背後,加堯姆執政多年造成深層社會問題,也得需要多年才能克服,但無論是民主選舉經驗或政權和平轉移,都已經創下先例,對馬國未來意義重大。

這場選舉是五年民主改革歷程的成果,期間馬國人民走上街頭,抗議加堯姆與執政黨(DRP)嚴格控制所有政府機構,他們的努力促成新憲於2008年8月7日通過,落實分權、獨立選委會、權力法案等連串革新。

新憲通過時,許多人懷疑經過多年同額競選後,馬爾地夫政府是否準備好籌辦真正的民主選舉,加堯姆多次保證在他第六屆總統於11月11日任滿前,必然會舉行選舉,而依據新憲,8月7日是選舉最後日期,由於時間如此緊湊,讓外界懷疑其中肯定會有所「調整」。匆促選舉讓選前教育計畫壓縮至三週,獨立選舉委員會新成立後,忙著處理過時與瑕疵不斷選舉人名冊,不過與此同時,政府仍掌控國營媒體。

外界疑慮在競選期間並未消失,儘管共有六名候選人登記參選,對在馬爾地夫政壞打滾多年的人士而言,這次選舉許多條件與過去並無不同,其中一位候選人伊什梅爾(Ibrahim Ismail)更曾警告,若選舉結果與加堯姆設想不同,他可能「會仿效穆加比(Robert Mugabe,辛巴威總統)的作法」。

10月8日第一輪投票持,選民登記等各項問題幾乎讓選舉終止,許多選民在名冊中消失,讓大批群眾在滂沱大雨中,聚集於首都中央記票中心外抗議,選委會原本更幾乎要行使其獨立權,打算延後投票。

其他報導亦指出政府作為有異,在野陣營媒體指出有大批賄選情事,每張票平均價碼約為39美元(約新台幣1290元);依照舊版憲法,加堯姆負責所有地方政府官員,據稱這些官員威脅部屬若不支持現任總統,便可能失去工作;也有人擔心首都馬列(Malé)的幫派在領袖解除警方羈押獲釋後,可能會介入確保有「正確的結果」。

不過納西德呼籲選委會與其他候選人不要中斷選舉,依據大英國協觀察團指出,選舉決定採行臨時登記制,「犧牲部分選舉內容」,觀察團表示,除有賄選、獻金、零星暴力與政府干預傳聞之外,選舉「整體具公信力」,亦「符合許多民主選舉的標準」。

由於無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獲半數以上選民支持,分居一、二名的加堯姆(得票率40%)與納西德(25%)便進入10月28日第二輪投票。

政府在競選期間也使出選舉手段,加堯姆指控對手犯下政治禁忌,如散播基督教思想、準備讓大麻合法化等;另一方面,其他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落敗後,團結支持納西德。10月28日的第二輪投票在首都馬列卻異常平靜,排隊投票人潮不多、選民也平靜等待結果,21歲的秘書Mariyam Mohamed等著投票時表示:「過程也許會公平順利,但也有可能起大衝突。」

這種憂心最後證實無謂,一位外交觀察員指出:「選舉人名冊一如往常都有些缺失,但看不出來是特定人士所為」,選委會於投票隔天凌晨公布結果,投票率達86%,納西德獲53.65%選民支持,雖然與加堯姆差距不大,但已明顯獲勝。

到此刻時,許多馬爾地夫民眾與外國觀察員仍屏息以待,畢竟2003年因一位獄囚之死,在2004年引爆街頭抗爭時,加堯姆便曾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選後氣氛在平靜中帶著緊張,在野領袖指軍警不會再服從另一次鎮壓命令,關於加堯姆與納西德私下協議的傳聞也甚囂塵上。

10月29日清晨,加堯姆在國營廣播電台發表簡短聲明:「親愛的馬爾地夫人民,…我接受10月28日的選舉結果,恭喜納西德先生及其政黨」,至此,亞洲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即將卸任。

馬爾地夫民眾終於鬆了一口氣,大眾對納西德勝選也感到高興,數千人集結在首都馬列迎著日出、唱著競選歌曲、相互擁抱,就連加堯姆的支持者也顯得樂觀,36歲的Khadeeja Mohamed說:「我不贊成他們,但我覺得無妨,也不感到意外。」

歡樂派對過後,就是宿醉了嗎?納西德將接手的政府處境艱困,馬爾地夫社會問題嚴重,人均GDP或許如加堯姆所言在亞洲居冠,但三成兒童營養不良、四成民眾每日可花費金額未達兩美元,海洛因成癮現象在青少年愈來愈普遍。

馬國在國際清廉指數排名不斷下滑,許多人抱怨政府濫用親信,近年來的政治緊繃關係也染上宗教與暴力氣息,本地伊斯蘭主義運動不斷升高,終於在2008年9月造成一場恐怖攻擊,造成12名旅客受傷。更根本的威脅在於氣候變遷,使馬爾地夫成為全球極為脆弱的國家。

納西德將如何應變?他的政治經濟將是一大資產,納西德出身望族,在英國受教育,長期居住於首都市中心,不斷站在革新的最前端,他長期挑戰加堯姆政府,發動街頭抗爭,甚至不惜入獄,也不斷遊說國際外交官,才成立馬爾地夫第一個政黨MDP。

如今要從監獄前進總統腐,他必須與分歧的在野聯盟合作,畢竟在2009年2月國會選舉之前,加堯姆帶領的政黨DRP仍是多數黨,這代表納西德面對經濟體質不佳、人民期待極高的同時,還得同時與各黨斡旋協調,這肯定非易事。

除此之外,高壓陰影依然存在,馬爾地夫曾是伊斯蘭君主領地與英國保護領地,於1965年成為共和國,但此後三任總統作為皆與伊斯蘭君主無異,不過此次選舉也顯示,馬國人民不再希望受此種總統領導,這幾年的抗議示威活動皆利用新科技(如手機)動員,並藉此散發人權侵害資訊、組織活動、打破社會隔閡、挑戰權貴等,這個世代沒有這麼容易臣服。

過去外界對馬爾地夫的印象,總不脫觀光業、全球暖化危機與常年獨裁,這場選舉將為馬國帶來新面貌,該國希望邁出新局,並且為許多伊斯蘭國家設立新標準。馬國人民為國家史與民主史寫下新的篇章,一位不願具名的觀察員表示:「獨裁者在自由選舉後保有尊嚴地下台,你覺得這種情況可能在其他國家發生嗎?我想不出別的例子,無論此後如何,這都是馬國人驕傲且永難忘懷的時刻。」

本文引自leonard╳地球男孩的世界
http://www.bigsound.org/leonar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S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