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閱讀 “建超主權儲備貨幣”點燃中美貨幣戰爭
“美元當前可說是四面楚歌。”(香港《文匯報》)“人民幣為什麼向美元發起春季攻勢。”( 北京《華夏時報》)
最近,中國傳媒正在向美元發起猛烈攻勢。這是上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做出“建超主權儲備貨幣”發言以後發生的事情。
周小川通過人民銀行主頁表示:“有必要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的新的超主權國際貨幣來取代美元。要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這可以說是對老掉牙的“獅子(美國)”的一記耳光。
其間中國對美國的人民幣升值要求一直採取了消極態度,而現在又為什麼“轉守為攻”呢?
周小川如上所述之前,3月初中國就人民幣的地位採取了重要措施。就是說,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正式通過了“人民幣跨國結算”方針,為的是將人民幣提升為國際儲備貨幣。為此,中國政府允許與香港的貿易交易中將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使用。最近中國政府又採取措施,在上海市和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結果,人民幣為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邁出了第一步。
諸如此類的事件看起來互不相連,因為“人民幣國際化”和“以特別提款權當儲備貨幣”似乎走的不是一條路。但專家們認為,這兩條有著密切的關係。即,如果說“人民幣國際化”是長遠目標,那麼“超主權儲備貨幣”建議則是走向這個目標的“第一階段”。
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KIEP)資深研究員尹德龍說:“在‘特別提款權牌’隱藏著中國兩個意圖。一是防止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的價格暴跌,二是將人民幣包括在特別提款權組成貨幣中,以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中國現持有1.946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7274億美元為美元國債。這筆國債被認為“已喪失流動性的、除非美國返購無法出售的資產”(上海證券報)。如果美國為解決經濟危機,濫印美元而導致美元貶值,中國持有的外匯資產價值也隨之收縮,這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很大的衝擊。有分析認為,中國為以防萬一,迫使美國在問題發生之前採取某種措施。
與此同時,中國還想在目前僅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4種貨幣的特別提款權價值結算貨幣中加入人民幣,並擴大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只有3.66%的中國投票權比重。俄羅斯、巴西、印尼等國家對中國的“超主權儲備貨幣”建議表示贊同,國際社會甚至出現分化現象,生出“美國派”和“中國派”。
從中國傳媒的近期報導來看,周小川的發言並不突兀,而是反映了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心理共識。2007年出版的《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率先為上述心理共識做了鋪墊。該書預言了“美元的沒落”,在眾多中國知識份子腦海中烙下了“美元必然暴跌,只是時間問題”的印象。
最近,中國媒體在上述心理共識基礎上,還大力宣揚“國際儲備貨幣的變化是歷史必然”。本月4日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稱:“美元的國際地位是美國綜合國力形成演變的結果,是美國從英國手中奪來的特權。”該報又說:“1894年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超過英國,而美元在二戰後才確立其最強勢國際貨幣的地位。”雖然沒有直說,但似乎透露出了中國人的真正心意,“美國的危機就是中國的機遇,以人民幣代替美元是歷史必然。”
當然,不是說“人民幣的國際化”馬上得以實現。中國欲將人民幣以“結算貨幣、區域貨幣、儲備貨幣”程式,有步驟地推進國際化。但中國的法律和制度尚不完善,周邊國家對中國有戒心,還有領土糾紛等問題,所以人民幣成為“區域貨幣”也比較困難。再說,如果人民幣真正走向國際舞臺,資本市場必須實現自由化,但中國的資本市場有限,若被英美資本左右,會導致整個經濟不穩定。因此,有分析認為,中國將在一段時間內在貿易交易中,致力於擴大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中國政府也清楚“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不會短期內實現。最近中國媒體也低調地說:“我們的態度不是對美元的充滿硝煙的挑戰,而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正當要求。”然而,還希望聚集“友軍”,以未雨綢繆。《華夏時報》評論員徐立凡說:“有必要既保護最大出口市場——美國,又保障中國資產的安全和流動性的精密戰略。首先有必要進行評估,國際社會的‘友軍’勢力有沒有具備向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發起挑戰的充分力量。”他還說:“還要與亞洲、歐洲、南美國家構築貨幣互換體系,從中長期保障人民幣的自由兌換。”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於3月25日通過了關於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意見。由此,延遲18年的金融中心將在上海落成。之前,中國的人民銀行新設了外匯局,還發表了在天津濱海新區開設人民幣境外交易市場的計畫。這些說明,中國正在為“人民幣國際化”逐步完善制度體系。這正是“水到還需渠成”的深謀遠慮。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頂住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幫助周邊國家克服經濟危機。之後,面對美國不斷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中國又把升值幅度控制在很小的範圍內,表現了慎重的態度。上述舉措可以理解為,中國以“人民幣國際化”為長期目標,不遺餘力地保護本國貨幣的信譽度。如今,中國已扛起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旗,已吹響了衝鋒的號角。其最終目標是替代美元的“人民幣霸權時代”。
在中國和美國較量的過程中,韓國政府該如何自處?朝鮮時代“明耶?清耶?”的非此既彼式選擇顯然不足取。專家忠告,韓國應同時推進韓元的國際化和區域共同貨幣,尋求金融市場的穩定。
引自朝鮮日報中文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