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官員表示﹐如果美國在8,00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加入“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歐盟可能就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歐盟官員表示﹐美國一些議員希望加入這一條款﹐迫使美國政府在採購時傾向美國產品﹐這違反了WTO要求政府在採購時實行無差別對待的《政府採購協議》(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
一位歐盟官員表示﹐如果“購買美國貨”條款獲得通過﹐歐盟將被迫考慮各種應對措施﹐包括向WTO提起申訴。
歐盟官員表示﹐如果美國在8,00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加入“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歐盟可能就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歐盟官員表示﹐美國一些議員希望加入這一條款﹐迫使美國政府在採購時傾向美國產品﹐這違反了WTO要求政府在採購時實行無差別對待的《政府採購協議》(Government Procurement Agreement)。
一位歐盟官員表示﹐如果“購買美國貨”條款獲得通過﹐歐盟將被迫考慮各種應對措施﹐包括向WTO提起申訴。
俄羅斯宣佈對不斷貶值的盧布設定下限。這可能反而讓盧布成為受到攻擊的目標。
投資者和分析師說﹐今後幾週盧布面臨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大。許多人預計投資者和俄羅斯之間的戰鬥可能會更加白熱化。投資者希望推低盧布從中獲利﹐而莫斯科可能為了阻止盧布繼續下跌而被迫做出不受歡迎的選擇。
包括海外投資者和本地企業在內的賣家已經將盧布推低到距俄羅斯央行兩週前設定的最新下限僅一步之遙的水平。儘管俄羅斯央行上調利率﹐並採取措施控制盧布的供應量﹐但盧布仍然大幅走低。
一系列極度糟糕的利潤預警已經在暗示﹐中國企業的財務狀況正在迅速惡化﹐而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中國是嚴重依賴企業效益的﹐這進一步增加了政府加大經濟刺激力度的壓力。
企業投資在中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企業的資本支出佔中國年度產出的40%以上﹐這一比例在全世界都屬於最高的。企業利潤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因為這意味著企業用於購買新設備和進行業務擴張的資金會減少。
私營部門的投資下降則表明﹐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更加依賴於政府大規模支出計劃的成功實施﹔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這一計劃的規模還需要擴大。隨著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的增長勢頭雙雙減弱﹐中國企業今年的盈利前景看來只會更糟。
共和黨威脅阻撓奧巴馬經濟刺激方案
奧巴馬承諾拯救經濟計划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金正日是精打細算的戰略家,他老奸巨猾,精通馬基雅弗利式的權力政治。
即使數百萬人民餓死,金正日也會無動於衷,非常冷血。金正日的這種“能
力”是北韓人民的一個“悲劇”,但也是維持整體失敗體制的基礎。
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正在為歐洲那些考慮設立“壞銀行”以收購問題資產的政府制定準則﹐而德國也接近就幫助國內銀行各自設立“壞銀行”的一項法案達成協議。
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聯合政府各方﹐近些天對一項關於德國銀行業剝離不良資產的方案表示支持。這些資產將被轉移至特定部門﹐享受政府擔保和更加寬鬆的會計規定﹐以避免這些資產減值侵蝕銀行核心貸款業務的資本。
歐洲央行也在對那些計劃為銀行帳面上的問題資產提供擔保的各國政府制定準則﹔這種擔保是另一種形式的銀行業救助措施。
上週達沃斯世界經濟年會的寒意不是來自阿爾卑斯山的冷風﹐而是來自金融保護主義的威脅。
政府官員和商界領袖們警告說﹐全球性經濟衰退有可能導致跨國借貸大幅減少﹐並導致各國通過經濟刺激計劃為本國企業提供更多補貼。這方面的最顯著例證是﹕今年流向新興市場的私人資本投資預計將比2007年減少82%。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說﹐屆時將出現某種形式的金融重商主義。
雖然各國像上世紀三十年代那樣上演關稅大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金融重商主義這種新型的保護主義卻有可能使大蕭條時代的貿易保護主義借屍還魂。如果有幾個主要國家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來照顧本國產業﹐那麼其他國家也會以牙還牙﹐從而引發一輪又一輪的貿易報復。這種局面有可能對全球貿易進一步產生窒息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預計2009年的世界貿易總額將下降2.8%﹐使貿易這個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無法正常運轉。
中國總理溫家寶30日在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分別與歐盟輪值國主席、捷克總理托波拉內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舉行了會見和會談。中歐雙方一致表示將推動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溫家寶和巴羅佐還同時宣佈,中國和歐盟將於今年4月份舉行第二次經貿高層對話,並將儘早舉行中歐領導人會晤。
在會見托波拉內克時,溫家寶說,中方主張並相信,只要恪守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互利共贏的原則,中歐關係就一定能健康順利地向前發展。
托波拉內克說,中國是歐盟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歐中應在應對金融危機等重大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協調。捷克願為推動歐中關係發展作出積極努力。
北韓不爽李明博的親美態度,在30日宣佈中止與南韓的和平協議,雙方戰爭一觸即發。
北韓30日片面宣布廢除與南韓所有的政治與軍事和平協議,讓朝鮮半島緊張關係急遽升溫,分析家認為,平壤當局似乎想藉此恫嚇,逼使李明博當局改變對北韓的對立立場,另外也吸引美國新總統歐巴馬的注意,推動雙方展開對話。
北韓和平統一委員會30日透過國家電視台宣布,指責南韓一步步將朝鮮半島推向戰爭邊緣,因此將取消與南韓之間所有政治和軍事的和平協議,廢除南北韓基本協議書當中有關黃海北方界線的條例。
朝鮮單方面宣佈廢除與韓國簽訂的南北軍事政治協定,並稱這是因為首爾懷有敵意。
朝中社星期五(1月30日)報道,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當天宣佈,南北雙方“有關消除政治軍事對立的所有協議事項”全部無效。
與此同時南北基本協議書和附帶協議書中“有關西海北方界線的條例”也同時被廢除。這是平壤和首爾之間就兩國在中國稱黃海上爭議日久的海上邊界所簽訂的協議。
示威工人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就業和提高工資
上百萬法國工人周四(29日)走上街頭舉行跨行業全國大罷工,抗議法國政府處理金融危機的措施,罷工對法國鐵路和航空交通造成了混亂。
法國各大工會說,約有250萬工人走上街頭遊行示威,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就業、提高工資和購買力水平。
蒙古國會大選由執政的「蒙古人民革命黨」(MPRP)獲勝後,7月1日在首都烏蘭巴托的遊行示威卻演變為大規模衝突,至少造成五人喪生,政府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為該國前景蒙上陰影,究竟發生什麼事?一切又怎麼會發生?
6月29日舉行的選舉十分刺激,朝野雙方勢均力敵,自九零年代初脫離蘇聯託管正式獨立後,蒙古的民主史上大小事件不斷,由前共產黨蛻變的人民革命黨於1992年國會選舉勝出,順利轉型民主制度;但至1996年,人民對轉型期結果感到失望,大批選民轉而支持在野黨,然而輪替後情況依舊,歷經四任總理,四年後再度輪替,改革後的人民革命黨在76席國會包辦72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