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交,簡單講,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互動關係,就像是人際關係一般,只是擴大成國家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在進行互動,所牽動的因素以及可能造成的結果都更加的複雜與影響深遠。


        外交被視為內政的延伸,因此國內政治與國際外交之間的關聯也是非常密切,甚至能夠從政策面去推測外交活動。而外交活動也影響著國家的形象並扮演著國與國之間第一線的溝通管道。如此說來,國民對外交政策保持關切、要求了解並理性監督不但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而外交同時也是一個講求實力的場域。國家實力越雄厚在國際上講話就越有份量,越能夠主導局勢發展。相對的,小國既然沒有硬實力可以依恃,就必須另覓良法以求在國際中生存並獲取自國利益。而這種情況我們就稱之為小國外交。


        然而,國家再小也是一個國家,也有他的國格和尊嚴,這是必須受到其他國家尊重的,也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基礎上,國家間才能夠對等的進行對談溝通。當然,要求對方尊重我們,我們自己要先尊重自己。畢竟外交講求對等公平以及雙方意願,絕非一頭熱的付出就能達成。

        談判要先有堅強立場,再論靈活手腕。


        在各國皆以追求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而進行談判時,最重要的就是國家代表要站穩自己的立場,知道自己所要達成的目標為何,所握的籌碼為何,要用何種方式來進行交涉才能達到目標,並避免退到自己的底限以及踩到對方的底限。如果自國沒要到好處或是使對方讓步,而資源條件卻被對方一把抓,那麼顯然的是一次失敗的外交交涉。


        而「信任」這一項條件則必須建立在掌握對方情資,充分了解局勢的基礎上。如果一個國家對己方明顯具有敵意,那麼在所有交涉處理上不管如何的謹慎嚴肅都是可以接受的。相對而言,如果因不夠謹慎而致資訊外流,甚至導致失敗,那可說是愧對國人甚至其心可議。


        在現今資訊取得與採集技術如此發達的時空,外交亦可說是一場諜對諜的戰爭,只要能夠掌握關鍵的資訊就可能迫使對方作出讓步,因此外交可說是一場情報戰爭,如果能夠知道對方多一點資訊,都有可能影響最後決策以及後續結果。


        雖然歐盟帶來另一種思維:希望藉由部分的主權犧牲而帶來相對的利益。但是在對自國利益的堅持以及國際間互信不足的情況下,主權是幾乎絕對不可退讓的一項條件。如果不是在萬全的準備保障下,放棄自己的主權如同與國家的建立宗旨有了矛盾,而將自己放到他人手中、任人宰割,這是國民絕對必須監督以求預防的。


        而外交政策的形成可以大略分為三個領域來做了解與觀察,1.國家外在環境因素、2.國家屬性因素、3.個人偏好因素。


        國家外在環境因素,指的主要是國際間存在的變因,以及客觀環境對外交所要採取的態勢所造成的影響。國家屬性因素則是指國家內部的情況,政黨競爭或是社會因素等可能造成對外交的影響。個人偏好因素,政策是人訂的,因此制定者與執行者這群人對於外交可說是有關鍵性的影響。也可以說這群人對事物、議題的見解直接或是間接影響了外交的結果。因此觀察外交事務不能僅從某一面向來下結論,而是應該經過多方觀察以及考量各種因素後產生的結果。


        在這三個領域眾多因素複雜的變化以及組合中斡旋、談判,以求對自己國家而言最佳的結果,亦即最大化的利益獲得,這樣的工作就是外交。我們在關心自國或是他國的外交政策時,不訪試著從這三個面向來進行觀察與推論。

 

2008/10/26   現任學務長  戴唯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IS2008 的頭像
    GIS2008

    G.I.S.T.

    GIS20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