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的超大雨量引來的泥石流“埋村”結果在南臺灣造成的特大災情,這固然是大自然不可抗拒之事,但平心而論,城鎮淹成水鄉、山體崩塌、居民避難、哭喊救災等畫面,在臺灣颱風期間年年上演,這那裏是半世紀才出現一次的新問題?因此在本次當今世界的節目裏,就來談談莫拉克颱風所引發的一些省思。
首先,我們記得,在莫拉克颱風襲台之前,臺灣媒體曾報導說,就時間點而言,恰巧適逢八七水災50年,不料一語成讖。目前有不少輿論將此次災情的嚴峻情勢與十年前的921地震相提並論,綠營人士日前也大肆批評馬英九政府的救災指揮能力不足與態度消極。因為,地震是無法預防的;然而,降低颱風帶來的災害,卻是可能的。
臺灣文化評論工作者南方朔日前即在《中國時報》上發表文章,認為從天災中特別能看出主政者的“有能與無能”,他在文中以2005年美國卡特琳娜風災為例,指出,美國布希總統當時在救災上搞得天怒人怨,其實並不是他的窮兵黷武,而是整個共和黨政府對風災的心態上,已充分顯露出其無能力、不用心、欠血性的本質。因此,卡特琳娜風災證明了布希政府是個失敗的政府。卡特琳娜風災促使美國人民在寒心之餘,決定要將其放棄。換句話說,天地可以不仁,但政府不應無能。如果政府有能,蒼天所降的災難即可得到遏阻,人民也可在災害裡更加凝聚,應證「多難興邦」的道理。倘若政府無能,又不斷地敷衍與推卸責任,那麽災害就成了喪邦的開始。南方朔寫道,天地此刻正在以它的不仁,對臺灣的有能無能做著最嚴厲的考驗。
對中華民族而言,治水自古來就是國家大事。綜合近幾日的臺灣報紙的社論,我們可發現多數輿論認為,民進黨執政時期,打本土牌,但短線操作,結果忽略了基礎建設和環境整治的問題。馬政府上臺以後,主打兩岸牌,對內則出手了行政區域調整的大動作。但追根究柢,對於臺灣這塊土地,這個曾經被葡萄牙人稱作「福爾摩沙」但如今卻花容失色的美麗島,對於島上的人民和人民賴以為生的土地之間的關係,政治上何曾當作過嚴肅議題?何曾有過全盤性、前瞻性的規畫?
《聯合報》11日的社論表示,要花大錢才能治水,這是臺灣民粹政治的一張大牛皮。再加上藍綠惡鬥、中央用水利經費來綁樁地方,也就越發使治水的規劃和事權偏離正軌。從兩屆政府千億預算治水的失利,可看出臺灣水利建設顯現了許多本末倒置的問題。這一次,南臺灣一夕間成水鄉澤國,主因在於至少有十條以上的溪流潰堤。試想,放著基礎的河川堤防不維護,卻拼命在那裡加蓋抽水站、買抽水機,這不是難以想像嗎?
另外,臺灣的治水體系呈現“強政治、弱行政”的現象。治水,包括防災和救災,都是高度專業的工作,但過度政治化的結果,就出現權力掛帥、專業退位的弊端。臺灣狹窄的西部走廊興建了多條國道和高鐵,當然會破壞地方水文,形成以鄰為壑的狀態,但要如何解決國家建設導致的水文破壞,水利署有發言權嗎?
總而言之,治水,不是在拼人氣,也不是比辛勞,更不是比砸錢。如果胸中沒有國土總體規劃的見識,沒有惜民愛物的襟懷,沒有敬畏天地的精神,不可能做好治水大業。在八七水災半個世紀後,八八水災又給了我們一次當頭棒喝。
引自RFI
留言列表